云安全构建方案
不同云服务商(AWS、Azure、阿里云)在接口、安全机制上存在差异,难以统一管理与部署安全策略,增加安全管理复杂度。
数据在多云间传输与存储时,面临链路窃听、数据篡改与泄露风险,且各云环境安全防护水平不一致,难以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。
容器与无服务架构更新迭代快,安全配置易滞后,存在容器逃逸、无服务组件漏洞等安全风险;云应用可能存在代码漏洞、弱认证机制,易受攻击。
面临 DDoS 攻击、高级持续威胁(APT)等,传统安全防护手段难以有效应对,可能导致服务中断、数据失窃。
采用加密技术建立安全的跨云及与本地网络的连接通道,保障数据传输保密性与完整性。
部署虚拟防火墙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,依据安全策略对东西向和南北向流量进行过滤,阻止非法网络访问。
部署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(IDS/IPS),实时监测网络流量,识别并阻断入侵行为、恶意软件传播等。
运用 URL 过滤技术,对网络访问的 URL 进行过滤,阻止用户访问恶意或非法网站。
自动管理多云资产和服务,包括安全态势的可视化和评估、错误配置检测以及安全最佳实践和合规性框架的实施。
容器构建阶段对镜像进行安全扫描,运行时实时监控,防止容器逃逸等安全事件。
对无服务架构中使用的第三方函数服务严格审查,加强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。
云应用开发阶段进行静态代码分析、动态漏洞扫描,上线前全面安全评估,运行时利用 Web 应用防火墙(WAF)防护。
整合内外部威胁情报,主动在云环境中搜寻潜在威胁,提前防范。
接入无代理杀毒等服务,增强特定场景安全防护能力。